2025年4月16日,由上海市建设协会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促进中心主办的“AI与建筑——人工智能对建筑行业的挑战与机遇”专家学习交流活动在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报告厅成功举办。上海市建设协会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促进中心主任委员、上海建工集团副总裁唐雄威,上海市建设协会副秘书长、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促进中心秘书长李娟娟出席会议。本次活动汇聚上海市装配式建筑专家、长三角区域智能建造领域领军企业代表及行业技术负责人近百名嘉宾,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驱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上海市建设协会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促进中心副秘书长樊惠敏主持会议,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黄轶致辞。在学习交流会后,唐雄威主任委员组织并主持召开了2025年中心专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
【亮点一】聚焦前沿——主题报告亮点纷呈
会议围绕智能建造技术体系、AI应用实践、标准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
1.行业前瞻
上海建工集团信息总监余芳强提出“AI+施工”双轮驱动模式,强调数据融合与智能决策对工程全周期管理的革新价值。
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智能建造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程志军聚焦《智能建造评价与标准体系建设》,呼吁建立长三角一体化标准框架,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3.中亿丰集团分享“AI大模型+机器人”协同应用案例,展示苏州某超高层项目中AI驱动的自动化施工与风险预警系统。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孙大明深度解析浦东机场T3航站楼智能建造实践,揭秘BIM+AI在复杂钢结构施工中的高效协同。
5.跨界融合
三一筑工马云飞提出“装备智能化+建造数字化”生态战略,推动工程机械与AI深度融合。
上海建工装饰集团管文超发布装饰行业首款AI深化设计工具,实现施工图自动化生成与优化。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工程研究院技术总监张波,通过分享四建集团智能施工装备打造历程,切实地解决现有施工现场问题。
【亮点二】协同共进——长三角专家共话未来
在下午的专家交流环节中,行业专家们围绕“AI与建筑设计”“人才培养与技术适配”等议题展开热议,提出以下共识:
1.地下室预制探索
锦萧构件参与的装配式整体地下室项目,对材料和人员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拓展了未来的建筑工业化应用场景。
2.技术路径
AI需与建筑工业化、绿色化协同发展,避免“为智能而智能”。
3.政策建议与生态构建
完善区域性标准与数据共享机制,破解跨企业协作壁垒。建立智能建造应用生态,拓展应用场景,提升质量,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地。
【亮点三】信息发布——智能建造与建筑机器人创新实践工作动员
在本次会议上,上海市建设协会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促进中心副秘书长陈一凡宣布了《关于开展智能建造与建筑机器人创新实践工作的介绍》并做了动员,面向全市征集智能建造与建筑机器人的创新工作,分为创新技术/产品、创新实践场景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三大类。此项工作旨在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标杆项目,加速技术成果转化,请大家持续关注后续工作动态。
【亮点四】现场直击——智能建造技术展厅引关注
会间,四建集团智能建造技术展示厅开放观摩,集中呈现AI巡检机器人、3D打印建筑构件、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等20余项前沿成果,直观展现“数字孪生”技术在施工管控中的落地应用。
【亮点五】与时俱进——数字人技术精彩亮相
兴邦建筑王俊专家不能亲临现场,通过AI数字人现场交流了他的学习体会,AI数字人表达自然流畅,形象生动逼真,给现场的专家们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冲击。AI技术已经日新月异,AI时代已经如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势不可挡,让我们张开双臂尽情拥抱吧!
本次专家学习交流活动以“AI+建筑”为切入点,深度链接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为长三角智能建造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上海市建设协会将持续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标准共建、场景共创、生态共荣,助力建筑行业向“智慧建造新时代”迈进。最后,促进中心秘书长李娟娟认为,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离不开专家委员会的付出,感谢各位专家做出的贡献宣布本次专家学习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上海市建设协会